哈尔滨通风工程在建筑中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、环境舒适度及安全的关键系统,其作用覆盖健康、舒适、安全、设备维护等多个维度,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说明:
一、保障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
1.引入新鲜空气,排出污浊气体
置换室内污染物:通过机械送风或自然通风,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,同时排出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(CO₂)、吸烟产生的烟雾、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/苯等有害气体。例如,办公室按人均30m³/h的新风量设计,可使CO₂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(国标GB 50736要求≤1500ppm),避免人员因缺氧出现头晕、疲劳。
稀释异味与微生物:卫生间、厨房等区域的通风系统(如排风扇)可快速排除油烟、异味及细菌(如大肠杆菌),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。医院手术室采用净化通风(换气次数≥20次/h),可将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控制在≤500CFU/m³,满足无菌环境要求。
2.调节室内湿度
除湿与防结露:在南方潮湿地区,通风系统通过引入干燥空气或配合除湿机,降低室内相对湿度(控制在40%-60%为宜),防止墙面、家具因潮湿发霉。如地下室通风系统设计风量需使湿度≤70%,避免设备锈蚀。
加湿辅助:冬季空调供暖时,通风系统可结合加湿器补充水分,防止空气过于干燥(湿度<30%易引发呼吸道不适)。
二、提升室内热环境舒适度
1.温度调节与气流组织
辅助空调系统控温:通风系统通过送风口将空调处理后的冷/热风均匀分布到室内,避免局部温差过大(温差≤3℃)。例如,商场采用百叶送风口配合吊顶风管,使室内温度场均匀性误差≤1.5℃。
自然通风降温:夏季利用热压原理(烟囱效应)或风压推动空气流动,如高层建筑的中庭通风可使室内温度比室外低2-3℃,减少空调能耗。
2.改善气流速度与体感舒适度
控制风速在合理范围:办公室送风风速宜≤0.5m/s,避免人员直接感受到冷风;工业车间高温区域可采用岗位送风(风速1-3m/s),提升工人体感舒适度。
三、保障建筑安全与设备运行
1.消防排烟与应急通风
火灾时排除烟雾与有毒气体: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、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(风压≥25-30Pa),防止烟雾侵入;走廊、大厅等区域的排烟系统(排烟量按60m³/(㎡・h)计算)可在火灾初期快速排出烟雾,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(确保疏散时间≤5分钟)。
燃气泄漏应急排风:厨房、锅炉房等区域设置燃气泄漏报警联动排风装置,当燃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0%时,风机自动启动(排风量≥12次/h),防止爆炸风险。
2.工业场所的有害物控制
车间粉尘与有害气体排除:冶金车间、化工实验室的局部排风罩(捕集效率≥95%)可及时捕捉焊接烟尘、酸雾等污染物,经净化处理(如布袋除尘器、活性炭吸附)后达标排放(粉尘排放浓度≤30mg/m³)。
设备散热与防爆:数据中心的精密空调通风系统(换气次数≥30次/h)可将服务器机柜温度控制在22±2℃,避免过热宕机;易燃易爆场所的通风设备采用防爆电机(防爆等级Ex d IIB T4),防止电火花引发爆炸。
四、节能与建筑功能优化
1.能量回收与降耗
热回收新风系统:通过板式换热器或转轮式热交换器,将排出空气的热量/冷量传递给新风(热回收效率≥60%),例如北方冬季可使新风温度提升10-15℃,减少空调能耗约15%-20%。
自然通风替代机械通风:过渡季(如春、秋季)利用自然通风满足室内空气品质需求,降低风机能耗(机械通风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10%-15%)。
2.特殊功能空间的环境保障
仓储与农业建筑:粮库通风系统(通风量0.1-0.2m³/(h・kg粮食))可控制粮食湿度≤13%,防止霉变;温室大棚的通风系统(换气次数≥2次/h)可调节温湿度,促进植物光合作用。
地下空间开发:地铁车站的活塞通风系统(与列车运行联动)可排除隧道内的热量(每列车散热约500kW)和粉尘,确保隧道温度≤40℃,保障列车安全运行。